欢迎来到江苏省伊斯兰教协会!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 文化研究 > 金陵学派
 
文化研究
江苏穆斯林
金陵学派
文化交流

地址:南京市匡庐新村8号同德大厦3楼
电话:025-83580731
邮编:210024
办公邮箱:jssysljxh@sina.com

     

 
金陵学派
伊斯兰教中国化命题给出的几点启示
――做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促进派,坚定不移地走“相适应”之路
文章来源:樊维明 +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发布时间:2016-11-20
 

       2015年5月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我国宗教“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战略性的任务。

      今年4月,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讲话中强调,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团结起来,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讲话接着特别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是的,必须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这既是现代中国的宗教国策,也是带给中国宗教界的最新福音。我作为一名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基层宗教团体负责人首先由衷服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宗教发出的这一慈爱正声。几个月来围绕这一命题的学习与实践,我深深感受到“必须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这一命题给了我们受益终生、明灯似的启示。

      一、宗教“在地化”、“本土化”是宗教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宗教是什么?宗教是信仰,是精神,是文化,是意识形态,是生活方式,属于上层建筑。它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它从创立之日起就注定要传播,创立者要“布道”。“教”在传播之时,完全像一颗长着双翅的种子随风飘荡,随化安家。它要生存,要生长,要开花结果,必须着“壤”,即“在地化”,这是常识。“教”的载体是人,“社会”的人,没有“自由”人。他有部落,有国籍,有一定的“生活环境”。作为一种信仰,一种文化的“教”,必然受到其生存生活环境、习俗、国家传统文化的浸润。作为载体的人,必须与本土文化相适应,中国早有“适者生存”的话,这即“本土化”。所以说,宗教“在地化”、“本土化”是宗教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千真万确,这是一句像土地一样朴实无华的真理。由此推及,“中国宗教必须中国化”、“中国伊斯兰教必须中国化”都是无须证明的公理。当然,“化”不是改造宗教,改变信仰,“化为已有”,而是在伊斯兰教义、教规、教训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求得“最大公约数”,使其“相得益彰”,即“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在本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对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深刻内涵首次作了明确阐释。他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义教规做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这段寓意深刻的阐述既是对宗教规律和宗教在中国传承发展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又是对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明确指引。历史证明,无论是本土宗教还是外来宗教,都要坚持中国化方向,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这不仅是国家对宗教界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宗教健康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二、一个“和”字,让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众所周知,伊斯兰教是“和平之教”。“伊斯兰”这阿拉伯语就是“顺从”、“和平”之意。《古兰经》云:“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全体入在和平教中,不要跟随恶魔的步伐,他确是你们的明敌。(2:208)穆圣是一位和平的使者,他用其一生宣扬和实践了和平。《古兰经》云:“我派遣你只为怜悯全世界的人。”(21:107)这段经文指出真主差遣穆圣就是要通过穆圣来实践对全世界的慈爱,达到世界范围内的和平相处。所以,伊斯兰教整个教义的核心就是“和平”与“宽容”。而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学说,儒家文化的核心更是家喻户晓的“仁爱”、“和为贵”和“中庸之道”。伊斯兰教的种子在中国着壤,等于植根于更适于生长的一片“沃土”,这就注定它的“中国化”道路必定越走越宽广。

       伊斯兰教这颗种子自唐代就已飘到中国“在土”了,距今已有1360多年的历史。当时,唐与阿拉伯帝国均为盛世,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将两国紧紧联系在一起。当时,阿拉伯和波斯商人源源不断来到中国,朝贡的使节也络绎不绝。而当时的穆斯林商人来华后多居留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和东南沿海各地。中国人称他们为“蕃客”、“蕃商”和“胡贾”等。

      到了宋代,来华经商、侨居或安家落户的阿拉伯、波斯人越来越多,在一些地方已形成聚居之势,多者达数万人。随着这些人的商业活动,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传播,影响随之扩大,广州的怀圣寺、泉州的麒麟寺、扬州的仙鹤寺、杭州的凤凰寺都是在这一时期建成的。

      到了元代以至明代前期,是中国伊斯兰教广泛传播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伊斯兰教在这一阶段持续不断的中国化,同中华文化磨合融合,并促生出一个新的共同体――回回民族。中华回回民族的形成,是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因为,随着回族的形成,中国伊斯兰教在本土化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明代伊斯兰教发展的另一件大事,就是经堂教育的出现。经堂教育又称寺院教育,就是清真寺招收满拉(学生)由阿訇教习经典,以普及宗教知识、培养宗教人才。众所周知,陕西籍著名学者胡登州就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鼻祖。经堂教育既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结果,也为伊斯兰教进一步中国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到了明末清初,随着回回民族的发展,伊斯兰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交融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回族知识分子群体日渐庞大,出现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这些人在儒、释、道、伊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都颇有建树,被称为“中西兼通”、“学贯四教”的“回儒”。当时,为了正本清源,解决回族内部在伊斯兰教认知上的偏差,以及消除因没有汉文(译)经典所带来的外界对回族和伊斯兰教的种种误解,明清之际的回族学者发起了一场被今天的人们称为“以儒诠经”的学术运动,他们坚持用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论述、解说、翻译伊斯兰教经籍。这场自发的学术运动一直延续到清中后期,产生了一大批学术著作,著名的代表人物有王岱舆、马注、刘智(金陵学派创始人)、马德新等人。这些学者的著作借用儒家理论的概念、范畴和表达方式,构建起比较完善的中国伊斯兰教理论体系,特别是使中国伊斯兰教有了坚实的东方哲学基础。“以儒诠经”运动,本质上是中国伊斯兰教的深度本土化,是中华回回民族乃至中国伊斯兰教文化自觉的必然过程和充分体现。也可以说,“以儒诠经”是我国最早的“解经”活动。

      今日中国伊斯兰文化之树已是枝繁叶茂,信仰伊斯兰教之众已达10个少数民族之多。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整个穆斯林社会已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特别是新中国的成立及本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的召开,我国各宗教界都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党和政府把正确处理好宗教问题,上升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的高度来认识,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的积极作用成为党和政府对待处理宗教信仰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伊斯兰教自觉抵制宗教极端主义的侵蚀,维护伊斯兰教的中正之道,努力挖掘和弘扬伊斯兰教义、伦理道德和伊斯兰文化中有利于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健康文明的内容,充实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基础,使中国伊斯兰教在和平、和谐的社会氛围中不断进步与发展,全面提升伊斯兰教“本土化”水平。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信教群众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主义的积极力量,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和”字让中国伊斯兰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一路芬芳走来,而且道路越走越宽广。

      三、做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促进派,坚定不移地走“相适应”之路

      现代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前不久由中国主持的G20杭州峰会首次将全球经济视角扩大到政治、环境、健康领域,一时间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中国身上,中国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在诸多方面领跑世界。伊斯兰教中国化,我们伊斯兰教将如何“相适应”与中国一样快速发展?一个伊斯兰教教识人员又如何做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促进派?我们还是从习总书记在全国宗教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找答案,须知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召唤,这是社会主义中国政府的安“教”告示。

      习总书记说:“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要引导信教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国家依法管理;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讲话把宗教中国化的方向指点得既清且明。我深切的体会是,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唯一正确途径。我们要挖掘教义教规中最有现代化,最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趋势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在爱国思想统领下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与道德修养。我和我的团队全神贯注地在“相适应”上做文章,不遗余力地解决好“政治服膺、社会适应和文化融合”三个问题。

      我们行动的切入点,选择了爱国教育、和谐建设、慈善服务以及伊斯兰教人才队伍建设。

      1、牢牢抓住爱国主义教育为“相适应”之根。伊斯兰教义也明确阐明它是伊斯兰教信仰的一部分。我们一直旗帜鲜明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2014年昆明火车站“3·01”暴恐事件、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区公园北街暴恐事件、新疆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居玛·塔伊尔大毛拉遇害事件等,我们都在第一时间亮剑发生,严厉遣责其暴恐行径,利用主麻日等聚会场合大力宣传伊斯兰教“提倡中道、反对极端,主张和平、反对暴力,要求团结、反对分裂”的“卧尔兹”。强调爱国爱教,坚定“四个维护”。稳定局势,把控方向。建党90周年、党的18大召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等等,我们都主旨鲜明地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2011年9月26日,我们邀请省委党校米寿江教授来淮作“宗教与社会和谐”学术报告会。市属各各宗教团体负责人、各县区统战民宗负责人及信众代表450人莅会。2012年7月17日,我们邀请市政协朱友冬副主席作“现代礼仪”专题讲座。2013年5月19日,我们邀请市委党校吴秀荣教授作“中国梦淮安篇”专题报告会。2014年6月8日,我们邀请市政协程刚副主席作“全面深化改革与民族宗教关系”专题报告会。还分别于2013年10月16日、2015年9月25日举办了两届主题为“凝聚宗教正能量,共筑小康淮安梦”的古尔邦节招待会,通过展示栩栩如生的我市伊斯兰教“爱国爱教、维护稳定、服务社会、促进和谐”的活动视频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伊斯兰教现代古尔邦精神就是敬主、顺圣、服从执政者,做优秀好穆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做遵纪守法好公民。市、区四套班子领导亲临致词。今年6月1日,我们又特邀省委党校米寿江教授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及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作“伊斯兰教与现代化”专题讲座,反响强烈。8月11日,我们创新举办“淮安伊斯兰教家风家教建设座谈会暨首届和谐穆斯林家庭颁奖仪式”活动。其中的首要议程就是“伊斯兰教家风家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卧尔兹”主题演讲。市、区四套班子领导亲临颁奖。为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家庭和睦创造了巨大的正能量。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挖掘运河伊斯兰文化遗产,自2013年6月始,我们即着手编辑《淮安回族伊斯兰教志》,目前正在进行编稿校对、审核工作。我们一直让大家知道,国事无大小,件件都与广大穆斯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2、始终铸牢构建“和谐”为“相适应”之魂。我们每年协助市、区政府为流动穆斯林化解矛盾(特别是因为拆迁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排解纷争等不下20来起。“子女就近入学、免交择校费”已经成为我们常态化的工作内容。淮安市伊斯兰教协会一直被外来穆斯林亲切地称为“娘家”、“娘家人”。我们分别于2012年11月30日,2014年12月14日举办两届主题为“普天同庆十八大,民族团结促和谐”、“依法治国惠民生,民族团结促和谐”的清真拉面技艺交流大赛。市、区四套班子领导亲临祝贺点赞,市、区各新闻媒体跟踪报道。我们每年邀请公安、司法、高等院校的领导、教授,为当地及外来穆斯林举办法律知识专题培训。还于2013年9月24日的法制培训班上率先出台了“淮安清真拉面馆守法经营共同准则”,彻底否定了那些既不符合教法更有违国法而影响社会稳定的系列“乡约行规”。近几年,我们还走出淮安,到省内各地伊协、知名清真寺学习考察;走出江苏,对邻省安徽合肥、山东济南、河南郑州等15个省外兄弟伊协学习考察。并将此项工作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拓宽视野,加深理解,促进发展,增进友谊。我们还将于今年10月中旬赴浙江杭州等地伊协考察学习,领略G20杭州峰会留下的和谐胜迹,进一步体会深层次和谐的意涵。王营清真寺分别于2014年5月18日、2015年6月16日、2016年8月21日举行“因回汉通婚而皈依伊斯兰教的汉族穆斯林集体入教仪式”及优秀穆斯林评比表彰活动。维护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家庭和睦,促进了社会和谐。

      3、紧紧把住关爱他人为“相适应”之脉。《古兰经》说:“你当以善待人,就像真主以善待你一样”。(28:77)以善待人最实惠的内容就是“赈济贫民”的慈善服务。这一举措已经成为我市伊协的传统活动项目。根据淮安实际,我们每年斋月、春节、宗教慈善周、敬老节必对鳏、寡、孤、独、病、残、困及老年穆斯林进行济困送暖、关心慰问。2012年9月,我们响应国宗局号召,举行首届宗教慈善周爱心捐助活动。市、区四套班子领导亲临致词。现场筹得善款7万多,一次济贫达200人之多。此项活动至今连续五年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市伊协暨王营清真寺分别于2014年10月2日、2015年10月21日成功举办两次大型“尊老敬老爱心公益座谈会”。对70岁以上的200多位穆斯林老人进行请进清真寺座谈慰问和上门看望送温暖活动。

      4、牢牢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为“相适应”之核。加强伊斯兰教人才队伍建设极其重要,它关系到伊斯兰教中国化事业的长盛不衰。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要求我们注重培养年轻一代穆斯林爱国、和平、团结、宽容、中道、民主的思想。树立年轻一代穆斯林两世吉庆、信仰自由、热爱学习、尊重科学、服从执政者的观念。树立文化多元,提倡以对话代替对抗,自我反省、自我更新的新观念。此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了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具体条件,即:“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这四句话当然也就是伊斯兰教人才队伍的培养目标。

      2008年,我们推荐青年穆斯林学子熊化龙考入中国伊斯兰经学院,并赴埃及爱资哈尔伊斯兰大学深造。现已正式聘用为市伊协专职工作人员、王营清真寺阿訇,彻底打破了淮安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现代教育历史上零的记录、市伊协历史上无专职办公人员零的记录。我们始终把“三支队伍”(阿訇、寺管会、伊协)建设放在教务工作的核心位置。一直坚持每月“三支”人员集中学习一次时事政务不动摇,全体教职人员两次教务专题学习不变更,一次穆民大讲堂教义知识普及不含糊。我们对阿訇教风建设更是常抓不懈,创新务实。2013年9月1日,针对国宗局(2013年)和谐寺观教堂创建主题为教风建设之要求,我们在淮阴宾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全市阿訇教风建设述职报告会。每位阿訇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对照《古兰经》、“圣训”自查自剖各自在教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与会穆斯林代表按照“述职报告的力度、查找问题的深度、对待问题的态度、日常工作表现、总体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测评打分,成果空前。

      我们将按照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关于宗教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以老一辈为榜样,临渊履薄,加大培养伊斯兰教后备人才的力度,始终把培养宗教人才队伍放到极为重要的教务位置上来,不失时机的对综合素质好的中青年穆斯林进行重点培养、选派深造,以期伊斯兰教后继有人,青胜于蓝。随着中国梦的相继实现,“伊斯兰教中国化”必将拥有一个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2016年10月7日

 
网站声明 | 网站宗旨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01719号-1
地址:南京市匡庐新村8号同德大厦307室  邮编:210024  联系电话(传真):025-83580737    办公邮箱:jssysljxh@sina.com